国际商学院坚持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创新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办法,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以科技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逐渐形成、完善科研项目精细化动态过程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在2015年上学期又取得了多项佳绩:
三个“1”
一项学校“零的突破”
今年六月,由我院贺武副院长负责组织,韩朝胜教授、付达院副教授等老师参与的团队,代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与绍兴市兄弟高校,参加市商务局组织的《绍兴市 “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编制》项目竞标,经过激烈角逐,终于脱颖而出,一举夺标。这次获得绍兴市“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属于政府智库的咨询项目,标志着我校在建设应用型高校、科研服务于地方等方面,迈开了可喜的一步,为学校教师参加政府项目树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市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5年三月,由我院任建华副院长担纲负责的“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经市教育主管部门评审,被确定为2014年绍兴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是我院继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后,第二个绍兴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位教师获校级首批“青年教学十佳”荣誉称号
今年七月,经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资格审核,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督导评价以及现场汇报等环节综合评议,并经学校党政联席会审议,我院张雪青老师喜获校级首批“青年教学十佳”荣誉称号。
三个“2”
两位市“社科新人”
我院徐如浓、左雪莲等2位老师,充分发扬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参加市社科联组织的各项活动,成为了绍兴市社科界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为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服务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今年五月,经专家评审,市社科联审核,这 2名同志被评为第三届绍兴市“社科新人”。
“两”本著作
今年六月,由我院张永学老师申报的《教育公平的目标:从克服收入差距到消除社会排斥的要素、机制和路径研究》、梁媛媛老师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升级实例研究》,获学校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015年上半年资助。这两部著作将于近期由中国水利水电等出版社出版、发行。
“两”支校级教学团队
今年七月,经学校教务处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我院付达院老师带队的《经济学》教学团队,王满英老师带队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团队,入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首批教学团队。
三个“3”
“市哲社规”三个重点课题立项
今年四月,我院张雪青老师主持申报的《节能背景下浙江区域物流网络优化的实证分析》、沈飞老师的《绍兴纺织产业低碳生产效率评价与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投入服务化的视角》、付达院老师的《绍兴休闲产业集聚空间整合与协调机制研究》等课题,经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奖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被确定为“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
三个校级课题立项
今年三月,学校2015年度校级课题公布,我院章帷儿老师主持申报的《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通过评审,获得立项;童丽华老师主持申报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劳倚乐老师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以社区义工为切入点》被确定为辅导员专项课题。
三个校级科研成果奖
今年六月,第二届校级科研成果奖新鲜出炉,我院付达院老师的《城市休闲经济》(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获得二等奖;任建华老师的《学校经营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年出版)、吴俊英老师的《中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模式实验——以“阿里小贷”为例》(2014年发表于《经济问题》)获得三等奖。
一个“4”
四个省社科联项目
今年五月,省社科联公布了2015年立项项目,我院共有张玮华等四位老师申报的课题通过评审:张玮华老师申报的《新媒介下民众诉求表达与舆情引导及监管研究》、谢江老师的《浙商民企参与中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建设实例分析和中后期发展策略——以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区为例》、沈飞老师的《浙江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扩散网络的结构测度及质量协同改进路径探究》、刘文信老师的《联网金融视角下浙江省小微企业信用体系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