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天的义工文化交流,我了解到一个课本上了解不了的绍兴”来自宝岛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的王语涵同学在分享会上说。“绍兴这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通过这次义工活动,我对这座城市有自己的体会,回到台湾,当我介绍给身边的人时,他们会看到一个跟课本中不一样的绍兴”。
来自宝岛台湾7所高校的19名志愿者与越秀外国语学院义工进行为期10天的志愿者义工服务活动。同学们们对于绍兴的棕榈编制技艺、脚划乌篷船俗、黄酒酿造、花雕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进行了记录和宣传拍摄,对绍兴本地的非物质文化与台湾的文化进行相互交流。
下午大家去了诸暨有名的裕昌號十里红妆进行参观游览。这是一个斯姓宅邸,里面古色古香的江南气息深深震撼到了台湾高校的学生们。古筝,古床,古石墙都是清末留下来的历史印记。这里的每一块石板都是一个故事,留下了多少矜矜文化。台湾高校的学生们对这些也很感兴趣,他们说谢谢东西可以在博物馆里常常见到,但是像绍兴诸暨这样随处可见的古色古香的江南风景真的很特别。
彩课堂组的义工们和留守孩子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和玩了两个破游戏后,来自绍兴书法家协会的陶德然
中午午餐后,精力旺盛的小学生们拉着义工大姐姐大哥哥做起了游戏,拍掌游戏,123木头人等等,还有一位画画很棒的学生为台湾的义工大哥哥画了画像。绍台义工们和斯民小学的同学们都很开心,最开始的拘谨也消失不见了。
下午,大家来到了斯民小学的前身——华国公别墅,两岸大学生义工们和孩子们在这里一起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当大家一跨过门槛,就看到一位慈祥的老爷爷,挥舞着折扇正微笑着向他们招手。这就是此次将要为同学们讲授国学课的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的著名教师——那秋生。老师从汉字切入讲到国学的内容,从王羲之讲到王阳明。由于明阳文学在台湾是比较主流,所以老师也侧重讲了许多心学内容。
结束课程后,义工们也要回学校了。在回程路上,大家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许多人带着疲惫却开心的笑容进入了梦乡。
(以下转载自绍兴网新闻)
绍台义工交流活动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主办,共青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委员会与绍兴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协办。此次活动旨在为两岸青年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拓展彼此的综合素质,追求同共进步、共成长。书法课、国学课、英语课,两天下来,大学生们与斯民小学生们成为好伙伴。次日,大学们将再赴诸暨与孩子们同台共演小品。这座藏于山清水秀的诸暨农村小学,天天演绎着欣喜和欢乐。
与哥哥姐姐们首次遇见,斯民小学的18位孩子落落大方,不显陌生,大家一起参观电视、投影、橱窗设施全齐的校史陈列室,一起围圈在教学楼前自我介绍、游戏。午休时,调皮的小学生,有的给大学生哥哥们画肖像漫画,有的一起坐在树下唱歌、嬉戏。当天下午,同学们一起在教学楼二楼书画练习室描红,练习中国书法。小朋友们还会偷偷瞄一眼——来自中国台湾的哥哥、姐姐们别扭的握毛笔姿势,几位谙熟笔墨的孩子乐个不停。
东道主的小学生们还带领哥哥、姐姐们走过村里的清澈小溪,穿过绿油油的田畈,走进建于1804年的华国公别墅(斯家公祠)。一堂由绍兴
“大陆与台湾,从来都是一家人,我们的血脉都是相连的。”